昨晚在盐城条子泥公路服务驻车过夜,新装车用空调开了大半夜,耗电接近4度,算派上了用场。一同驻车的还有一辆杭州房车,夫妻俩从苏州玩过来,也觉得太热打算往东北走。刚开始他们停在外围,发现我停在内围隐蔽处,离厕所又近,就急急开进来,与我挨在一起,算有了一个伴。
今天计划慢走,按旅游指标牌行进,先从国道228转入X201,再驶入盐城旅游公路,全程约50公里。上午8点左右,当车子驶上那条标着“盐城旅游公路1号线”的路时,心仿佛挣脱了束缚,倏然间轻快了起来。公路如一条笔直的绿色放射线,延伸向天的尽头。


没多久,有红牌指示,那就先看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巴斗村。巴斗村是江苏省盐城东台市下辖的一个渔村。以黄泥螺、文蛤等水产品闻名,是全国唯一拥有双地理标志产品的村居。村貌看上去似乎经过专业精心策划,有logo标识、有创意雕塑及小品摆件,这在新农村建设中实不多见。








巴斗村以海鲜餐饮和民宿为主打旅游产品,目前处禁渔期,基本没游客。村看上去很新很富裕,让人觉得这个典型名副其实。
公路在长长旧海堤上延伸,偶遇二个小青年在沿途树杆上捆绑胶带,出于好奇停车问了一个究竟。 原来他俩是本地老板雇佣干活的,不太愿意说干什么。老板坐在车上,神神秘秘,见我是外地人就告诉我是捕知了,还说现在绑但要在晚上捕,知了都在树根下,晚八九点钟才开始出土上树,胶带不是粘而是让知了脚无抓力止步上行,知了市场价很贵的,做食材的。让我第一次知道捕知了是那么简单,又让我无法知道没有知了声的夏天会怎么样?




由于天气实在太热,车仅在中华麋鹿园附近、黄海野鹿荡、丹顶鹤保护区作短时间停留,闯入视野的只有一群野生糜鹿和一些不知名的鸟,丹顶鹤已鹤影远去,季节性回归就不等。





当海风少一点咸腥气息,中国十大渔港之一的射阳黄沙港也少了其忙碌的身影,渔船安静地泊在码头,渔民干着休渔期该做的活,搞得我相机放进又拿出,无所适从,视觉也变得模糊起来。



一圈跑下来,整个区域有渔村有农场,实际居住人很少,村舍看上去很散,但特别有条型,一排通到底。路上还碰到一群老大妈在拣东西,还以为有水果买,原来在剪树苗插扦用的。她们是这里原居民,家主要以捕渔为业,现渔休期给这里花木公司打零工,家里有土地很大已无力耕种,说种了已常常被这里野生糜鹿侵食,现鹿群很多,但不能捕的,法律意识还挺强!


下午5点后,结束了穿越。重回228国道,一个半小时后,驻车盐城响水公路服务区,上个服务区相识的那辆杭州房车已提前1小时驻车,大家又相遇了。


明天打算直奔烟台渡船方向,想尽快赶到凉的地方去。